欧盟和德国达成合成燃料协议,法拉利和保时捷将受益
2023-03-28 12:56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6953
欧盟计划2035年前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而使用合成燃料的汽车或将被豁免。
3月24日,欧盟和德国达成协议,允许在2035年后销售使用碳中和合成燃料的内燃机新车。双方之间的协议预计不会改变汽车制造商到2035年只在欧洲销售纯电动汽车的长期计划。不过,对于法拉利和保时捷等高端车型制造商而言,协议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益处。
3月27日,法拉利首席执行官Benedetto Vigna表示,“对我们公司来说,好消息是,除了电动汽车,我们还可以继续生产内燃机汽车。这个决定非常有趣,因为在2036年之后内燃机汽车还是被允许的。”
Vigna认为,随着未来几年的发展,预计合成燃料的价格将会下降。“它们是一项新技术,像所有新技术一样,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更便宜。”
法拉利以其强大的汽油发动机而闻名,截至目前也尚未公布过全面电动化的路线图。该公司已经在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承诺在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Vigna表示,首款纯电动汽车将是“一款独一无二的汽车”,但并没有透露任何细节。
根据法拉利的计划,到2030年,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将占其系列车型的80%,而其它20%仍将为内燃机车型。Vigna表示,“这一点不会改变。我们不想告诉客户该用哪款车。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三种动力方式,即混合动力、电动和内燃机,他们将自行决定选择哪种。”
Vigna还向投资者保证,公司的投资计划不会因为内燃机车型的寿命延长而受到影响。“我给出的数字是,2022-2026年期间的资本支出为44亿欧元,这足以让我们继续推进电气化,以及与合成燃料共存的内燃机车型。”
除了法拉利之外,大众集团也表示,合成燃料协议将有助于保时捷911跑车等小批量车型。大众集团称,“我们将合成燃料视为现有内燃机车队的有用补充,并用于特殊场景。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合成燃料可以为可持续交通做出贡献,欧盟和德国的协议可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规划视角。”
之所以能为可持续交通贡献一份力,是因为合成燃料,如合成煤油、合成甲烷或合成甲醇,是通过合成捕获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使用可再生或无二氧化碳电力产生的氢气而制成。当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会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但合成燃料的想法是,使排放量与生产燃料从大气中吸收的量相等,进而实现整体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和。
在合成燃料领域,保时捷一直是大众集团内部的主导者,强烈支持将合成燃料作为无碳驱动内燃机汽车的方式。2022年,保时捷与智利的合作伙伴设立合成燃料试点工厂,并已于去年12月投产,证明“合成燃料可以在工业规模上生产”。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2022年业绩财报会上,保时捷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称电气化和扩大合成燃料生产之间没有冲突。Blume 表示,“我们可以调整税收政策,让合成燃料更便宜……政策应该支持投资,使价格更具吸引力。这是值得的。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内燃机汽车脱碳。”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也强调道,该公司仍致力于产品线的电气化,目标是今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总销量的10%左右,到2030年将超过一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
年度家庭电动车!BYDATTO3首获比利
当地时间12月9日,比利时知名汽车杂志《VAB》宣布比亚迪ATTO3为“比利时2022年家庭电动车”,这也是比亚迪ATTO3进入欧洲市场仅两个月后首次获得欧洲汽车大奖。Byatto3获得比利时“年度家用电动汽车”奖。比利时第三大杂志《VAB...
-
“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卡塔尔亮起“奇瑞红
2022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赛事内外的“中国元素”也成为世界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中国名片”,奇瑞集团旗下各品牌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卡塔尔大放异彩,赢得了全球用户和车迷...
-
一马当先东风1000km长续航固态电池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销量连年增长,但安全性、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回收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痛点。近年来,固态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终极技术路线之一,逐渐成为全球各大车企及相关产业链争夺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固态电池领域的车企,经过...
-
连续六次携手世界杯北京现代用绿茵情结诠释
初冬如夏,2022年卡塔尔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正在阿拉伯半岛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亚洲的球队昂首上阵,浴血奋战,现场有无数高光时刻:沙特击败梅西领衔的阿根廷,日本击败世界冠军西班牙、德国,韩国击败c罗领衔的葡萄牙...这些辉煌的成绩足以让...
-
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亮眼智能化或将是“下半
目前汽车行业批发增速放缓,市场整体压力明显。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在9日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汽车产销略显疲软,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下滑趋势明显,整体表现不及预期。”不过,中国品牌乘用车的表现依然亮眼。陈世华表示,“11月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