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半年收4000台飞行汽车订单,每台售价200万以内
2025-04-17 14:59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7193
4月1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暨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透露,过去半年多时间里,在仅仅几次的试销售过程中,小鹏就收到了4000台飞行汽车的订单,“我们承诺每一台售价不超过200万元,实际上,这是一个接近百亿级别收入的规模。”
此前,何小鹏曾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透露,小鹏汽车将在2026年第一个量产分体式的飞行汽车,并且在中国和世界部分国家开始销售。
何小鹏对飞行汽车的商业化前景充满信心,他预测:quot;在5年内,飞行汽车就能够成为大家的日常通勤工具。
全栈自研与生态协同
小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作为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其技术亮点在于实现了三电系统、复合材料、飞控导航和空中智驾四大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这种技术协同不仅提升了飞行汽车的性能,还为未来的量产奠定了基础。
小鹏汇天庞大的研发团队也在持续推动产品迭代。何小鹏曾透露,小鹏汽车有700人的飞行汽车研发团队,确定能把“陆地航母”做到量产,包括怎么把飞机折叠起来,再自动塞到汽车里,如果出门不想开,如何把它放在停车位上,又如何把它安全地开出去。
今年2月,“陆地航母”陆行体已完成首次冬季基础标定验收,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底,在为期三个月的冬测过程中,共计完成67项冰雪标定,累计极限验证时间超过900小时,并进行了上千组数据的迭代,最终顺利收官。
此外,小鹏自主研发的图灵AI芯片为飞行汽车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该芯片专为大模型定制,单颗芯片算力可达现有产品的三倍,能够满足飞行汽车在复杂环境中的智能驾驶需求。
高端定位与政策挑战
尽管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的订单量令人瞩目,但其商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售价200万元的门槛使其短期内难以进入大众市场,主要用户群体仍以高净值科技爱好者和企业客户为主。其次,中国低空空域管理仍以审批制为主,空域划设和飞行规则等细则尚未明确,这可能限制飞行汽车的规模化运营。
小鹏计划通过分阶段的商业化策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工厂已经开始建设,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量产后的年产量将达到1万台,这将超越所有飞机公司的量产规模。飞行汽车将于2026年量产,并开始交付,随后将开始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量产交付。
从高端验证到大众普及
面对全新的竞争格局,小鹏汇天提出了“三步走”产品战略,规划了一条从高端验证到大众普及的发展之路。
第一步,推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通过规模化量产和销售,带动低空飞行产业链和生态链的建设和完善,验证飞行汽车的商业模式;第二步,推出高速长航程的eVTOL产品,解决典型场景下的空中交通问题。同步与低空飞行相关各方共同推动城市立体交通的建设;第三步,推出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真正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的城市3D立体交通。
小鹏飞行汽车的订单成绩为其商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但要实现真正的普及,仍需在技术、政策和市场接受度上持续发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
年度家庭电动车!BYDATTO3首获比利
当地时间12月9日,比利时知名汽车杂志《VAB》宣布比亚迪ATTO3为“比利时2022年家庭电动车”,这也是比亚迪ATTO3进入欧洲市场仅两个月后首次获得欧洲汽车大奖。Byatto3获得比利时“年度家用电动汽车”奖。比利时第三大杂志《VAB...
-
“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卡塔尔亮起“奇瑞红
2022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赛事内外的“中国元素”也成为世界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中国名片”,奇瑞集团旗下各品牌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卡塔尔大放异彩,赢得了全球用户和车迷...
-
一马当先东风1000km长续航固态电池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销量连年增长,但安全性、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回收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痛点。近年来,固态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终极技术路线之一,逐渐成为全球各大车企及相关产业链争夺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固态电池领域的车企,经过...
-
连续六次携手世界杯北京现代用绿茵情结诠释
初冬如夏,2022年卡塔尔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正在阿拉伯半岛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亚洲的球队昂首上阵,浴血奋战,现场有无数高光时刻:沙特击败梅西领衔的阿根廷,日本击败世界冠军西班牙、德国,韩国击败c罗领衔的葡萄牙...这些辉煌的成绩足以让...
-
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亮眼智能化或将是“下半
目前汽车行业批发增速放缓,市场整体压力明显。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在9日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汽车产销略显疲软,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下滑趋势明显,整体表现不及预期。”不过,中国品牌乘用车的表现依然亮眼。陈世华表示,“11月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