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百多安闯关科创板:国产PICC龙头如何应对集采危机?

2024-01-18 13:41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5274   

21 世纪经济报道 杨坪 深圳报道

百多安闯关科创板:国产PICC龙头如何应对集采危机?

在最新更新的文件中,百多安补充了2023 年半年报的数据。2023 年 1-6 月,公司PICC产品实现收入5,447.99万元,颅脑外引流系统实现收入3,254.29万元,分别较 2022 年上半年的4,655.37万元、2,608.86万元增长了 17.03%、24.74%。

不过,该数据仍未打消市场对其集采风的顾虑。

在2022年及之前,百多安的PICC产品及颅脑外引流系统均未被纳入集采。

但2022年11 月开始,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成立血液透析类等三个医 用耗材省际联盟的公告》,二十四省分别组成三个省际联盟, 百多安的上述两类产品均中选。

据其更新的文件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百多安中标产品的中标价格,较 2022年公司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幅度最高超过50%。

冲刺科创板

招股书显示,百多安是一家致力于将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应用于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颅脑外引流系统、外科引流系统及其他医用耗材产品。

据了解,百多安是国内首家取得国产经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企业,打破了进口产品在国内PICC市场的垄断。

所谓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前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中下三分之一,即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尤其用于输注对外周静脉有刺激性的药物。

“PICC导管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很广泛,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方便和经济的静脉通路,可以满足患者长期或频繁需要静脉治疗的需求,技术壁垒比较高。美国巴德、德国贝朗等进口品牌在国内占据比较高的份额,国内也有一批企业正在起来,比如百多安、迪奥医学,但企业规模比较小。”华南一家第三方医疗器械服务商受访指出。

据QYResearch数据,2018年至2022年,百多安PICC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16.54%增长至21.02%,稳居国内企业第一。

长期以来,PICC产品作为百多安的主打产品,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超过四成。2020年至2022年,百多安PICC产品的营收分别为0.75亿元、0.90亿元、0.9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63%、43.43%、45.81%。

不过,由于规模较小,行业发展阶段较跨国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百多安整体业绩水平只能算中等。

报告期内,百多安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2.37亿元、2.10亿元、1.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31.72万元、4155.51万元、4289.73万元、1845.78万元。

2022 年全年和 2023 年上半年,百多安PICC产品、颅脑外引流系统、外科引流系统和其他医用耗材等合计实现收入2.09 亿元、1.1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0.48%、17.25%。

此次申报科创板上市,百多安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 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 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而其拟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为7.60亿元,拟投入募资7.60亿元,主要募投项目分别是医用导管产业化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补充运营资金项目。

集采风险

回顾百多安的 IPO 之旅,不算平顺。

其IPO申请2022年10月19日获得受理,2022年11月9日获得首次问询,申报以来曾两次“中止”审核。

2022 年,公司多款产品出现了收入下滑的情况。其中,受2022年医疗机构手术量变化等因素影响,百多安外科引流系统的收入为2909.48万元,较2021年下滑了13.14%;其他医用耗材的收入为2886.60万元,同比下滑了13.56%。

而更大的冲击还在到来,2022 年底开始,公司多款产品被纳入集采。

2022 年 12 月 7 日,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成立血液透析类等三个医 用耗材省际联盟的公告》,二十四省分别组成三个省际联盟, 拟对血液透析类、神经外科类、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通用介入类和人工 耳蜗等六类医用耗材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河南集采”)。

本次集采共 19 省份参加通用介入类耗材带量采购,涉及百多安主要产品PICC 及在研产品耐高压 PICC;23 省份参加神经外科耗材带量采购,涉及公司的主要产品颅脑外引流系统、在研产品可调压脑积水分流管。

集采结果显示,其前端三向瓣膜型 PICC、普通型PICC、简易脑室外引流系统、 带测压装置脑室外引流系统、腰椎外引流系统的中标价格分别较2022年公司产品销售单价下降52.64%、40.68%、39.52%、34.98%、6.15%。

“现在集采已经进入到了相对封闭的高端领域,集采常态化之后,产品再难享受高额的利润,企业的研发压力会很大,尤其是对中小械企。”前述服务商人士说道。

面对市场的担忧,百多安认为,“公司的前端三向瓣膜型、普通型 PICC 均第一位中选,颅脑外引流系统各型 号产品均中选且部分产品中选顺序靠前,在本次河南集采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有望进一步推动产品国产替代的进程。 ”

在其看来,若集采降价幅度较产品出厂销售价格降幅较大,则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或将因此下滑。但在此背景下,公司在上述省份中的推广费率也将随之下调,因此,公司仍有望通过以价换量的形式,取得更多市场份额,并通过销量增加和销售费用的节约填补价格降幅。

不过,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当前 PICC 领域的市场,竞争也在日益激烈。除百多安外,此次中标PICC产品的厂商还有9家,而中标颅脑外引流产品的厂商则有25家。在市场人士看来,PICC产品的市场竞争,无疑将持续激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 年度家庭电动车!BYDATTO3首获比利时汽车大奖
    年度家庭电动车!BYDATTO3首获比利

    当地时间12月9日,比利时知名汽车杂志《VAB》宣布比亚迪ATTO3为“比利时2022年家庭电动车”,这也是比亚迪ATTO3进入欧洲市场仅两个月后首次获得欧洲汽车大奖。Byatto3获得比利时“年度家用电动汽车”奖。比利时第三大杂志《VAB...

  • “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卡塔尔亮起“奇瑞红”
    “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卡塔尔亮起“奇瑞红

    2022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赛事内外的“中国元素”也成为世界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中国名片”,奇瑞集团旗下各品牌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卡塔尔大放异彩,赢得了全球用户和车迷...

  • 一马当先东风1000km长续航固态电池有望2024年上半年量产
    一马当先东风1000km长续航固态电池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销量连年增长,但安全性、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回收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痛点。近年来,固态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终极技术路线之一,逐渐成为全球各大车企及相关产业链争夺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固态电池领域的车企,经过...

  • 连续六次携手世界杯北京现代用绿茵情结诠释进取和突破
    连续六次携手世界杯北京现代用绿茵情结诠释

    初冬如夏,2022年卡塔尔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正在阿拉伯半岛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亚洲的球队昂首上阵,浴血奋战,现场有无数高光时刻:沙特击败梅西领衔的阿根廷,日本击败世界冠军西班牙、德国,韩国击败c罗领衔的葡萄牙...这些辉煌的成绩足以让...

  • 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亮眼智能化或将是“下半场”竞争关键
    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亮眼智能化或将是“下半

    目前汽车行业批发增速放缓,市场整体压力明显。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在9日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汽车产销略显疲软,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下滑趋势明显,整体表现不及预期。”不过,中国品牌乘用车的表现依然亮眼。陈世华表示,“11月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