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白蕊:科研是一项事业,不是工作
2024-09-08 10:30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5268
9月7日下午,2024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拉开帷幕。开幕式后的主论坛上,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在青年特别讲席上分享了自己所从事的RNA剪接研究工作。
白蕊在主论坛演讲中。 主办方供图
1992年出生的白蕊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施一公教授。在清华攻读博士期间,她就已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科研新星,共计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8篇,其中5篇发表于《科学》期刊,3篇发表于《细胞》期刊。2020年,正在西湖大学攻读博士后的白蕊获得欧莱雅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成为第三位获此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当时的她年仅27岁。
已然走过一条足以称得上亮丽的科研道路且还在不断前行,白蕊在浦江创新论坛期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以及对于青年学者的建议。
科研不是工作,而是一份事业
再一次亮相浦江创新论坛,白蕊仍然显得有些紧张。此前在2020年和2021年她都曾在论坛上参与交流,如今第三次参与,她说论坛“越来越高级了”。
在这个“高级”的场合,她登上主论坛设置的青年特别讲席,分享了自己同样“高级”的科研成果。在生命科学领域,人体内有限的2万多个基因可以通过不同片段的剪接,产生几十万数量级的蛋白质翻译模板,这个环节叫做RNA剪接,而执行者称为剪接体。白蕊所从事的,就是在基础研究层面上搞明白这一过程的内在机理,从而理解因为剪接异常或错误导致的疾病致病原因为何,由此进一步指导针对性的药物开发。
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来说,“坐冷板凳”是常态,而要真正看到最终药物落地,或对人体生命健康产生实质性影响,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白蕊最初走上生命科学研究的道路时,高中老师就曾提醒过她科研的过程是枯燥的。进入大学后,白蕊同样因为课程内容与预想不同产生自我怀疑,甚至一度找不到科研的意义。
而如今在浦江创新论坛上,白蕊接受采访时说:“今天我肯定找到了,我觉得现在在做的事情不是一份工作,它是一份事业。”在她看来,事业和工作并不一样。如果当成工作来看,那么做什么都很枯燥、很痛苦,因为是在为别人完成些什么。而如果是事业,更多的是能够成就自己。“所以我在每个科研项目中都完全投入,让自己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这样取得成果也会更有成就感。”白蕊说。
依靠喜欢和擅长,白蕊能够在科研道路上给自己更多的正反馈,更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科研中可能需要面对99%的失败结果,但作为自己的事业,白蕊会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只是又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而已,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愿意再试99次。
但如果是工作呢?“可能试了两三次不行就不想再做了,觉得肯定永远做不出来。”
对于当前的研究方向,白蕊也透露正在尝试通过AI技术来进行赋能,比如预测蛋白质结构以及潜在药物分子的结合情况,这样有助于更有效的研发,不至于大海捞针。但她也告诉记者,目前这样的帮助也比较有限,还需要更大规模的学习资源,才能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白蕊接受媒体采访。 澎湃新闻记者?蒋乐来?图
少“想”多做,干就完了
白蕊回忆说,自己之前找不到科研的意义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而当自己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要带学生的副研究员,她也能从自己的学生身上看到类似的状况。
回忆自己的科研道路,白蕊觉得自己一直是被鼓励、被支持、被信任的。当导师施一公把解析剪接体结构这样一个世界级难题摆到她面前时,对她说的是:“清华人要做就做世界级难题。”初生牛犊不怕虎,白蕊“豁得出去”,最终收获颇丰。
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白蕊觉得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有包袱,不要想太多,放开了去做,干就完了。也正是因为导师施一公的带领和团队的通力合作,白蕊始终坚信自己处于很好的科研环境之中,一直没有选择海外留学。对她来说,她所主攻的方向足以骄傲地说站在国际领先水平,“没必要出去”。甚至每一次海外交流时,白蕊都会觉得在这个研究方向上越发自信。
结合个人成长,白蕊表示能分享给青年学者的经验就是“少想多做,干就完了”。每次看到学生陷入迷茫,白蕊都会建议多做一些事,不管是科研还是其他喜欢的事,多读一些书,把时间用来提升自己最重要,不要陷入精神内耗。如今作为师者,她也同样希望自己能够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学生。
这种身体力行,不仅仅体现在青年属性上,同样体现在女性身份上。事实上,白蕊在个人的科研经验中,并未感受到特别大的性别差异,且认为女性在实验方面可能会更加注重细节。但她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经历,去影响追求科研梦想的一些女性学生。白蕊说:“可能她们有时候会有来自各方面或者是自己赋予的压力,我也希望能鼓励她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未来要做科研还是要做其他事,希望她们能成就自己,做最想做的事。”
而当聊到更具体的建议时,白蕊干脆地说“首先先把手机收起来”。作为一个“J人”,白蕊表示自己很爱定计划,计划完成了比较有成就感,也能很好地激励自己。效率至上,这样的理念也源自在导师施一公实验室的影响。生物学的实验经常需要等待,等待的时间里就要穿插其他实验,这种多线并行的方式就是效率的体现。
如今,这种习惯也被白蕊传承下来:“玩儿的时候尽情玩儿,做科研的时候专注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
年度家庭电动车!BYDATTO3首获比利
当地时间12月9日,比利时知名汽车杂志《VAB》宣布比亚迪ATTO3为“比利时2022年家庭电动车”,这也是比亚迪ATTO3进入欧洲市场仅两个月后首次获得欧洲汽车大奖。Byatto3获得比利时“年度家用电动汽车”奖。比利时第三大杂志《VAB...
-
“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卡塔尔亮起“奇瑞红
2022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赛事内外的“中国元素”也成为世界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中国名片”,奇瑞集团旗下各品牌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卡塔尔大放异彩,赢得了全球用户和车迷...
-
一马当先东风1000km长续航固态电池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销量连年增长,但安全性、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回收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痛点。近年来,固态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终极技术路线之一,逐渐成为全球各大车企及相关产业链争夺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固态电池领域的车企,经过...
-
连续六次携手世界杯北京现代用绿茵情结诠释
初冬如夏,2022年卡塔尔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正在阿拉伯半岛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亚洲的球队昂首上阵,浴血奋战,现场有无数高光时刻:沙特击败梅西领衔的阿根廷,日本击败世界冠军西班牙、德国,韩国击败c罗领衔的葡萄牙...这些辉煌的成绩足以让...
-
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亮眼智能化或将是“下半
目前汽车行业批发增速放缓,市场整体压力明显。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在9日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汽车产销略显疲软,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下滑趋势明显,整体表现不及预期。”不过,中国品牌乘用车的表现依然亮眼。陈世华表示,“11月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