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反击“去英伟达化”
2025-07-16 14:03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9128
宋婉心
郑怀舟
7月9日晚间,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这距离其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仅过去了两年多时间。
英伟达的市值增长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快的案例之一,成为AI时代发展的一个注脚——算力依旧为王。
但与此同时,市场发现英伟达的“对手”在变多。眼下,包括谷歌、亚马逊、微软在内的云服务大厂,多半一边使用英伟达的GPU,一边开始打造自己的ASIC芯片,比如Meta的MTIA芯片和谷歌的数据中心芯片Axion。
ASIC巨头博通的业绩也在今年节节攀升。博通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二财季,公司实现营收1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其股价自四月初低点起,实现接近翻番,作为对比,英伟达同期涨幅约为74%。
博通CEO陈福阳表示:“第二季度公司人工智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6%,超过44亿美元。而且预计第三季度人工智能半导体营收将加速增长至51亿美元,实现连续十个季度增长。”
今年年初开始,DeepSeek出现带来的“算力需求下降论”曾引起市场恐慌,认为英伟达“见顶”,全球算力需求从训练转向推理,也被认为是“去英伟达化”的开端。
但四万亿的英伟达证明,“去英伟达化”可能是个伪命题。
ASIC是大模型的新壁垒
首先要明确的是,ASIC的增长不是起因,而是行业需求变化的结果。
从定位来看,GPU和ASIC并不是对立面,而是对应了AI研发的不同阶段,前者长于训练,后者长于推理。
因此在AI大模型发展早期,市场对训练的需求更为旺盛,GPU便先于ASIC出现大幅增长,如今进入大模型中期,ASIC则开始增长。
简单来说,ASIC是针对具体应用的专有定制芯片,想要做AI应用,ASIC是首选。因此应用端加速落地和ASIC增长相辅相成。
比如,今年4月Meta推出的自研芯片MTIA最新版本v2,即是专为Meta旗下社交软件的排名和推荐系统而设计;谷歌同一时间推出的Axion芯片,也主要用于YouTube的广告投放、大数据分析等。
大模型演进是外因,云大厂推动ASIC还有内因。虽然市场声音认为,云大厂有降低对英伟达依赖性和成本的考量,但成本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利用ASIC构建壁垒才是。
Omdia分析师总监何晖向36氪表示,随着大模型竞争的白热化,各家都开始部署自己的算力中心,从纯粹的拼算力逐渐过渡到算力架构的差异化,ASIC将成为各家实现差异化的核心架构,ASIC的需求也将会逐步增加。
“拥有自身核心算法的科技大厂,自然会希望通过ASIC,树立算法壁垒。”何晖表示。
而市场热议的“挑战英伟达”、“去英伟达化”,只是市场换挡的一种表象。
年初博通爆发时,市场对ASIC的担忧,主要体现在其研发成本较高,只有有明确场景需求的情况下,云厂商才有自研ASIC的动力。
如今近半年ASIC高速增长,侧面印证了北美应用侧成熟进度比较可观。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谷歌AI推理量已达到480万亿token,同比增长50倍,GPT周活用户也从今年2月的4亿提升到4月的8亿,两月周活用户已实现翻倍增长。
国盛证券报告指出,海量token的持续增长,是本轮北美算力行情上扬的主要驱动力。国盛证券认为,当下北美AI下游需求已经爆发,整体形成了“技术迭代、需求爆发、数据反哺”的闭环。
在大模型发展阶段的推动下,ASIC开始站到舞台中央,不过,这依旧不意味着平行关系的ASIC和GPU会互相替代。基于二者互为补充的特性,终局上,二者将共享AI市场。
生态为王
野村证券的最新报告展示了ASIC的惊人增长速度。
目前英伟达GPU占AI服务器市场80%以上,ASIC仅占8%至11%。今年,预计谷歌和亚马逊AWS两家的ASIC芯片出货量,合计约为英伟达GPU出货量的40%至60%。
但到了2026年,Meta与微软的ASIC开始部署之后,ASIC出货量可能会超越英伟达GPU。
市场加速转向、博通市值突破万亿之时,英伟达有自己的方式回应这场竞争。
今年5月,英伟达正式发布NVLink Fusion。NVLinkFusion允许数据中心将英伟达GPU与第三方CPU或定制化AI加速器混合使用,标志着英伟达正式打破硬件生态壁垒。
NVLink作为连接协议,一直是英伟达生态护城河中很重要的壁垒之一。但也因此,封闭生态为市场设置了天花板。
半开放的NVLink Fusion则是英伟达在ASIC时代“以退为进”的一步棋,能在防御ASIC厂商竞争的同时,维持自身生态优势,拉拢自研芯片的云厂商。
美国银行将“NVLinkFusion”视为最具战略意义的动作。
21世纪经济报援引DIGITIMES分析师姚嘉洋表示,ASIC芯片本身分为两种类型:网络控制芯片和计算芯片。NVLink技术主要处理互联能力,这意味着计算类ASIC芯片,未来与GPU芯片之间,反而可以通过NVLinkFusion达成合作。
也就是说,对于自研ASIC芯片的厂商来说,反而会更加依赖英伟达的生态。
为对抗NVLink,去年10月,谷歌、亚马逊AWS、英特尔等九家科技巨头发起了UALink,主打更高的开放性。最新消息是,UALink的首款高速互联芯片,最早将于今年年底实现流片。
DIGITIMES分析师姚嘉洋指出,UALink目前的进展,相比NVLink已经可以完整投入到产品中,还有较大的成熟度落差。
在何晖看来,英伟达在通用GPU上通过CUDA建立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目前与AI相关的大模型都无可避免的需要跑在这样生态基础上,单纯”去英伟达化“或许很难实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
年度家庭电动车!BYDATTO3首获比利
当地时间12月9日,比利时知名汽车杂志《VAB》宣布比亚迪ATTO3为“比利时2022年家庭电动车”,这也是比亚迪ATTO3进入欧洲市场仅两个月后首次获得欧洲汽车大奖。Byatto3获得比利时“年度家用电动汽车”奖。比利时第三大杂志《VAB...
-
“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卡塔尔亮起“奇瑞红
2022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赛事内外的“中国元素”也成为世界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中国名片”,奇瑞集团旗下各品牌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卡塔尔大放异彩,赢得了全球用户和车迷...
-
一马当先东风1000km长续航固态电池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销量连年增长,但安全性、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回收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痛点。近年来,固态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终极技术路线之一,逐渐成为全球各大车企及相关产业链争夺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固态电池领域的车企,经过...
-
连续六次携手世界杯北京现代用绿茵情结诠释
初冬如夏,2022年卡塔尔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正在阿拉伯半岛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亚洲的球队昂首上阵,浴血奋战,现场有无数高光时刻:沙特击败梅西领衔的阿根廷,日本击败世界冠军西班牙、德国,韩国击败c罗领衔的葡萄牙...这些辉煌的成绩足以让...
-
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亮眼智能化或将是“下半
目前汽车行业批发增速放缓,市场整体压力明显。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在9日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汽车产销略显疲软,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下滑趋势明显,整体表现不及预期。”不过,中国品牌乘用车的表现依然亮眼。陈世华表示,“11月份,中国...